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故事 > 中国式养老:万亿市场,有你的一席之地吗?

中国式养老:万亿市场,有你的一席之地吗?

  • 发布时间:2023-04-19 23:50:29

中国老龄化程度加剧已是不争的事实。截至2018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49亿人,占总人口的17.9%。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与此相对应的,中国老龄人口增速超过全国人口增速,且在未来30年内将有较快增长,新中国成立后首个生育高峰群体将退休进入养老。同期,受计划生育效应影响,青壮年人口规模相较减少,老年抚养比增加。也因此,充满想象力的“银发经济”吸引了不同行业巨头的争相入局,商业保险机构、地产公司、医疗机构是扩张的主力军,部分国企背景的企业也在政策鼓励下开始对开发新的盈利点进行尝试。

过去一两年养老产业的政策内容,放管服、医养结合、个税递延型商业保险、消费机制完善、智慧养老、养老目标基金、卫健委成立等热点不断。养老产业发展了近5年,政策内容也在框架体系不断完善的基础上,逐渐走向多元化、精细化、落地化发展,热度与执行力度双递增。据数据显示,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达6.57万亿元,预计2022年可达10.29万亿元,到2030年养老产业市场总规模将达到22.3万亿元。

大潮来了,我们准备好了吗?

万亿的预期映射进的现实却并不美好。你会发现,过去的一两年,资本仍在寻找目标,新开的养老机构在大搞营销,运营中的机构在精打细算,老人们仍在过着自己的生活。外面的行业大起大落,养老行业依旧亏损;外边的世界很折腾,养老行业依旧稳健。政策年年有利好,但绝大多数深入行业其中的机构都似乎无法享受红利下带来的甜头。于是乎,行业内总有人说,做养老是要有情怀的。

应该说,养老行业本身是以公共服务为本质的领域,“银色经济”的重要特征是没有高额利润而会有持续的利润,养老行业本身最大的成本是物业和人力成本。在长期的发展之下,据业内某康保险集团的董事长表示,正规机构其实也就在6%到10%之间的利润,就算不错了。

有什么根据呢?以我国台湾的养老机构运行情况来看,台湾的养老机构还属于非营利组织,在免除税务的背景下,每年能够实现8%左右的利润。所以在宏大的市场规模面前,养老产业利润不容小视。

情怀之下,然后?

然后,就该爆发了!

中国正在经历的正是欧美国家数十年前经历过的。养老行业的启动特点,不是去经营一家机构,去参与其中,更多的是去教育消费者和教育自己。这是一个不可跨越的过程”。纵观欧美养老产业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前十年,是养老地产开局,尤其是一些经典的养老地产项目;中十年,社区运营开始进入主流;后十年,医护开始介入(包括细分照护产品、CCRC等)。我们现在来到了第二阶段了。日前,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里提到的要持续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高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也印证了这个发展的方向。

是到了大爆发的阶段了!我们都知道,富人变老将是未来养老服务产业的新机遇。改革开放后第一代中产阶级即将退休,养老需求将会爆发。包括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在内的优质养老服务将会更进一步得到更多消费者青睐。

目前,中国养老体系主要有三种基本模式,也是全国多地颁布类似的“9064”或“9073”的计划。“90”指的是居家养老,是以家庭成员作为养老支撑主体,与中国传统思想“养儿防老”相契合,占整体养老比例90%;“7”指的是社区养老,是依赖政府、家庭成员、社会力量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占整体养老比例7%;“3”指的是机构养老,例如养老院、养老公寓(养老地产)等,是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根本,由复合型机构组件来提供养老资源的一种养老模式,占整体养老比例的3%。预计未来将有90%的老人居家养老;发展方向包括上门护理、居家智能养老设备、适老家居改造等。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市场空间更大,也更符合大多数老年人居住在熟悉环境中的偏好,未来将成为养老产业的主战场。

即使家养老为是未来的主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的缺口依然存在。根据民政部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全国养老服务床位共746.4万张,其中养老机构床位数共392.8万张;社区养老床位数353.6万张。照此口径计算,缺口超过360万张。存在缺口就意味着市场巨大。

养老人才发展是核心

养老市场很大,而养老人才则是养老服务产业的核心,政策走得快,设施走得快,倘若没有人才的及时跟上,只会让整个养老产业出现‘空心化’的尴尬境地。在养老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养老服务上有着“两高三低”的现象(即人员流动率高、劳动强度高;社会地位低、工资收入低、服务水平低),这也是导致养老服务人员极度缺乏的原因。

针对目前中国养老服务人员供给不足、质量不高、流动性大、供需不匹配等问题,《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也从养老服务人员岗位创造、吸纳就业、提高养老行业社会地位等角度,提出扩大养老服务就业创业等措施。

应该讲,处于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根据江苏省中医院老年科主任郭宏敏在临床实践中的发现,60—75岁年龄段的人刚退休,精力好,生活要求高,更需要老年旅游、老年大学等丰富活动,并能够继续服务社会。75—85岁的适合居家养老,可以依托社区和养老公司上门服务;而85—90岁老年人失能失智、疾病晚期的较多,适合机构养老,应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不同养老服务。另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监察专员王谦透露,当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约2.5亿老年人中,60%患有各种慢性病,失能、半失能人数达到4000多万,其中完全失能人数约为1200万,这些老人离不开长期的照护。

养老照护,不是简简单单的像很多人所理解的,请一个护理员来照顾长者的饮食起居,做好家政的服务。对于有着各种慢性病又或者失能的长者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照料,更需要拥有医疗、护理、心理和健康管理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业照护员。护理高龄长者,就需要随时应对这一长者群体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护理过程非常考验护理员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居家养老对于护理员的要求其实是最高的,居家,就意味着对老人的照顾必须面面俱到,更需要专业的护理服务。养老护理人员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长者生活的质量。

在澳亚方舟看来,对于照护人才培育问题,慢病照护涉及医疗、护理、康复、心理、营养等方面,需要的是复合型照护专才。澳亚方舟源自澳洲,接轨国际养老行业服务标准,是一家拥有成熟的养老管理解决方案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澳亚方舟不仅能够提供成熟的认知症照护培训服务,同时也能够提供一站式医、养、康产业人力资源平台服务,针对居家、养老机构以及相关医疗机构,培养养老管理人才以及专业护理人才服务,专注于提供专业、成熟的‘养老管理、认知症照护、慢病照护等方面’的培训。

目前养老行业普通护理员薪资水平基本就在3000-5000员,根据城市发展程度有起伏,但专业护理员的薪资是高达10000元/月,含金量更高。上海养老产业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殷志刚透露,上海养老护理员的平均收入比几年前已有明显提升,业务出色又勤劳肯干的一线养老护理员,月收可达万元左右。

因此,在“医养结合”的养老背景下,市场上需要更多懂得老年健康知识和护理知识的专业护工持证上岗,中介公司和劳务公司必定在其中大有可为之地;另一方面,未来老年人支付能力逐渐增强,护理员的薪资将会逐步提高,更有利于专业性强的高技能护工获得青睐。

养老产业发展的商业进程与房地产刚好相反。房地产是上半场很精彩,下半场很艰难。养老是上半场很艰难,下半场很精彩。下半场已来,保持初心和情怀,把握住趋势,用专业赢得消费者,成就中国的养老事业,市场必将给与丰厚的回报。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