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民谣 > 批判一个人并非坏事,我们应当持有的是生而为人的包容

批判一个人并非坏事,我们应当持有的是生而为人的包容

  • 发布时间:2023-04-19 23:50:29


● ● ●

【  昔  央  '   专  栏  】



孙晓吹问


和父母的朋友一起出去聚会,在结束后总是会不由自主地点评某个叔叔或阿姨,我个人比较喜欢观察人,所以会比较注意陌生人的言行举止,但个人感觉每次作出的都不是什么好的点评,很少会有让自己觉得“欸,这个人还不错”的叔叔阿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攻击性心理,明明人家也没有惹我,我也没有什么阴暗的童年之类的。


昔央答


“不由自主批判第一次见到的人”,听起来像是一个写作者的特性。只不过,“批判”一词改为“评判”更为恰当。


察觉到身边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模式,对其进行一种简单的分门别类,再对人作出一个初步的判断和假设,这是“观察型人格”的一种本能。至于出现“批判”的局面,不过是“判断”出现偏差,或是先入为主了吧。


学写剧本初期,年纪很小,还趋向于少年心气的表演型人格,和伙伴之间一场聚会、一个饭局下来,我全程风趣幽默,竭力表现自己,张牙舞爪地恨不得让那些原本不熟悉我的人也记住我。


后来慢慢就变了,进行社交活动时,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人与人之间内在关系的微妙变化,暗自揣测一个人说出口的话是否具备何种潜台词。我开始“判断”乃至“批判”。最后,我开始相信,一切外部行为皆有它的内在动因。


同事聚会,饭桌上一个员工抢着买单,那他要么是想在老板面前表现自己,要么是死要面子摆阔绰,明明大家的工资都一样,不过几千来块。


和普通朋友聊天聊到兴头上,对方说有些累了,你当即丢过去一个“晚安”,心里寻思也许是刚才的对话哪里不愉快了,对方没兴趣深入,或是他想去打游戏、看电影、睡觉了,你会觉得他小气又没劲。


新认识的朋友说他的职业是作家、导演或编剧,你会下意识判定对方是“文艺青年”,有矫情病。


在我看来,种种判断(批判),不过是我们进入了成长的第二个阶段。


成长大抵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刚才提到的“表演”,即用力表现自己;第二阶段是“观察”并且“下定义”,这个阶段里还是有“表演”的成分在;第三个阶段还是“观察”,但后面从“下定义”转变为“筛选”与“有效吸收”。


“喜欢观察人”,意味着你会不自觉给人贴标签,这标签或许是你大脑里原本就存在的固化思维,也或者是你已有知识体系里的甄别。分析陌生人的言行举止,即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擅长“剖析别人”。


有时候我们往往会放大自己的判断力。塑造是困难的,但解构却轻而易举,像“一千个观众一千个哈姆雷特”那般,我们对一个人做出自己的主观判断,似乎不用负什么责任。


但批判会让我们产生偏见,实质会阻碍我们真正通往对方的内心。因为,现实生活里与人相处往往是“了解得越多,误会得越多”。一知半解的状况下,我们反而不容易对一个人下判断了。


我是独生女,我妈有时候甚至会对我说,找一个父母过世的男孩都要比找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强。因为她觉得离异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理一定不健康,以后容易内心偏激,和爱人产生矛盾。这就是属于我妈的“批判”,她却认为这只是一个“判断”而已。


事实还存在另一种可能,就是离异家庭的孩子从小没感受过完整的家庭温暖,长大会更珍惜来之不易组建起的家庭,把媳妇儿疼到心尖上。父母过世的孩子没安全感,不断向自己的爱人索要付出。这一切都有可能啊。


在我妈原有的知识体系里,“童年阴影对成长具有负面影响”,所以离异家庭的孩子不可选,这本身就是一种自以为是的“解构”。虽然这解构有心理学依据,但是她忽略了一个问题:人不是固态的。


我们批判一个人的时候,不能假设人是固态的。人始终在成长、变化,信息在不断写入、输出,你看到的某个阶段的他,的确有过往经历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但绝不是某个碎片组成了他,是周遭的一切组成了他。我们所触碰到的不过是他人生的冰山一角。


第一次和朋友出去旅行的时候还在上大学,那会身上没什么钱,于是选择住青旅。晚饭后大家一起围坐在客厅里狼人杀、真心话大冒险。其中,坐我们对面的女孩运气不太好,屡战屡败,最后不胜酒力,被一个男生扶回了房间。


深夜熄灯躺下,我朋友打开话匣子,“你刚才注意到没,那个女孩子全游戏过程里虽然一直输,但脸上总笑嘻嘻的,而且还和桌上的一个男生走得很近”。

“说不定人家性格就是那样,大大咧咧的”。


“不可能,她都说了她经常旅行,那应该自我防范意识很高才对,她还穿那么少,喝那么醉,不明摆着让男生占便宜吗,说不定她跟刚送她回房间的那个男生……”


聊到迷迷糊糊我睡着了。半夜我起身上厕所,看到那个男孩还在客厅里玩游戏,喝醉的女孩酒醒了,正在公共浴室里洗漱。


旅行结束后我问朋友为什么会不自觉批判那个女生,她抱怨我出门太少,没有常识。她说她看过无数个帖子,那些出门穷游的女生男女关系混乱,要么图个浪漫,要么希望借机蹭到一些旅费,这种情况很常见的。


她说这话的时候,似乎忘了,我们也是穷游的范畴里的。又或者,她知道。只是她觉得对方和我们毫无干系,理应自动将我们区分开来。她也想“表演”一下她的见识和判断。


将人进行群体性区(划)分,也是批判的一种结果导向。就像我们生活里总讨论的“文青”、“背包客”、“抑郁症患者”、“洁癖”等。


“批判”并非什么坏事,但“批判”的最高层次,应当是保有生而为人的“包容”。就像我一开始提到的,“一切外在行为皆有内部动因”,我们接受了他人看似超乎寻常的外在行为模式,也就能试图理解他人的内在动因。我们的接受度会变得更广阔。


就像你和叔叔们出去聚会,发现他们请客买单的时候连200块都觉得贵,要求打折,你因此判定他是“铁公鸡”。也许你不知道的是,他老婆看上3000块的裙子,他刷卡的时候连眼睛都不眨。在外对自己、对同事朋友小气、严苛的人,在家对亲人可能是另外一番光景也说不定。


人间变幻来去,人性多面复杂到不可说。好也行,坏也罢,我们都不过是图个自己痛快。如果跨过了第二个阶段,就尽量屏蔽掉“批判”里那些坏的部分,吸收些明媚吧。



专栏作者



昔央

新浪微博@昔央

微信公号《夕阳下的武士》(id:hyydnsz)


作家,编剧

【民谣在路上】专栏作者,【One】热门作者

关于小说家的唯一道德

就是吃下这个世界的噩梦


民谣在路上

近期动态



晓月老板东三省巡演

扫码购票


支持中国的爵士乐

扫码支持闪鼓派众筹


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的音乐专栏

扫码试听、购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