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民谣 > 为什么民谣圈那么多“被高估”?

为什么民谣圈那么多“被高估”?

  • 发布时间:2023-04-19 23:50:29



新仔

音乐产业收割机,不爱吃火锅,爱吃底料



一早看到黑刀老师的微博,昨天发的,被我关注的小贤姐姐转了出来,就知道网上又有的闹了。



我不是乐评人啊(强调过很多次了),毛不易的作品到底怎么样,不在我讨论的范围内。我感兴趣的是问题是,为什么民谣圈那么多“被高估”?


先说明一下,所谓“民谣圈”,不只是民谣那个圈子,也包括被打上过民谣标签的歌手,比如好妹妹,不管你认不认为他们是民谣,他们都曾经被媒体称呼为民谣。


按小贤姐姐的说法,叫品类比较合适。


所以,为什么民谣品类下那么多“被高估”?


这个问题从何而来?


当然是因为黑刀老师的一句话,但其实,在我的印象中,对于这些年来背大家所熟知的民谣歌手们,,要么爱的死去活来,要么就是觉得他们红的莫名其妙。


我记得,早些年,我喜欢听李志,都不敢跟身边的朋友说,因为我身边的朋友但凡提到李志,都是一脸不屑的表情。“和弦简单、唱歌跑调、制作粗糙……”就跟现在的个别大V评价毛不易差不多。(当然,B哥现在好多了,毕竟人家对自己是有要求的,这些年一直在进步)


后来出了宋冬野,一曲《董小姐》红遍大江南北,我一朋友问我,宋冬野哪点好?不就是low版李志吗?歌写的还不如李志呢。



不只是宋冬野,麻油叶诸君无一幸免。


还有,邵夷贝、陈粒、好妹妹、陈鸿宇、花粥、民谣JAM、程璧、李雨……


邵夷贝可能是其中争议最大的一位。在徐小平眼里,邵夷贝是思想家和文化人。


但我相信,很多人看完这段话第一反应可能是“被高估了”。


哪怕是像李健这样相对口碑较好的歌手,同样会有比较极端的评价……



对了,前两年有个乐评人不是评了个“民谣八怪”吗?(陈粒、好妹妹、马頔、宋冬野、程璧、陈鸿宇、Jam、李雨),在此不评价这种标签的好坏,。


现在轮到毛不易了。


我好奇的是,Why?那么到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仅仅只是音乐鄙视链吗?



也许吧,不过,值得注意的两点是:近年来,除了民谣,没有哪个音乐品类出现那么多可以成为谈资的歌手。


在中国,抱着吉他唱歌的歌手似乎就是比较容易火。而且,我们可以看到,上文提到的民谣歌手,都基本上是自己捣鼓火的,没有哪个签大公司。也就是说,相对其他品类的歌手,民谣歌手想要出名,成本相对较低。


有人说这是因为国人的音乐审美不行,比较容易被简单上口的歌曲吸引。另外,耳帝在分析《消愁》的时候曾这么说过:



没错,强调歌词是国人欣赏流行音乐的一个习惯,而且,由于旋律简单,所以民谣歌曲的文字更容易被听众get到,更能够被中国听众理解,甚至仅仅因为歌词的意境就被捧上天。


《消愁》就是最好的例子,“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不知道唱哭了多少文人骚客,各种自媒体一口一个“年轻版李宗盛”。


而且,在自媒体时代,对热点的消费热情非常夸张,为了消费流量,自媒体们、大V们可以毫不吝惜各种溢美之词。(这里只说现象,不涉及批判)


这可能就造成了一个“高估”的假象,这种假象会反过来刺激部分受众产生强烈的逆反心态,这种逆反会让他们更多的关注“被高估者”的“破绽”。


如果大家非要找理由的话,民谣的“破绽”是很多的,因为民谣是一个相对来说是一个入行门槛和成名门槛都较低的音乐品类,很多民谣明星在成长初期就已经收获了不少粉丝,成为网红,他们可能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自身必然会有很多不成熟。


以毛不易为例,所谓“年轻版李宗盛”,最火的歌曲也不过只是一个现场音频而已,都不是正式的录音作品,而他刚刚才发个人第一张专辑,如果不是因为之前那么火、被自媒体可劲儿夸,大概他也不会“被高估”。


但“被高估”也是事实。这里并不是要否定毛不易的才华,而是从媒体环境上说,,,枪打出头“毛”就不让人奇怪了。


在这个过程中,出于媒体本能,我还看到一个问题是,在中国,,一端是“流量导向”的大V和大号,另一端是“个人喜好导向”的网民和粉丝,中间缺乏一个能平衡各方观点的专业音乐媒体,于是,音乐评价只能走极端。


在国外,虽然音乐杂志式微,但Pitchfork等新兴媒介却开始承担起做深度内容的角色,所以,在国外,音乐爱好者可以在大V和粉丝之外获取相对理性和中立的内容。但在中国,却没有这样的中间层,于是就变成了“高估”和“被高估”的短兵相接。


- 完 -



本文仅在新音乐产业观察发布,不授权转载,任何非新观渠道发布均为侵权


相关阅读:

电音市场泡沫破了?专家说,莫慌,还有中国!

20年前的七笔唱片旧账,每一笔都有歌手的辛酸泪

《爱你,西蒙》的电影原声碟究竟有多扯淡?


友情链接